为深入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深入发掘基础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各门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特制订基础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计划。
一、围绕立德树人任务,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
充分发挥好教师“主力军”、教学“主战场”、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使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特点,深入研讨课程教学标准,结合课程思政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成立基础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系部负责人任组长,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系部教学督导组成员任成员。
各教研室成立以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教研室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负责本教研室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工作。
三、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根据上级及学校文件精神,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讲座培训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基础部各门课程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进行把脉。适时组织基础部范围内教师授课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坚持以赛促教,鼓励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各教研室经常性组织开展本教研室教师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示范观摩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授课比赛。
四、发挥团队优势,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
以教研室为单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定期开展基础部课程思政教案设计交流会,从备课环节做好课程思政准备。
五、聚焦课堂实效,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听评课活动
每学期系部教学督导组成员在听课过程中对课程思政教学情况专门进行评议和评价。并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课程思政教学信息反馈整改会议。
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课程思政成果总结展示活动
每学年组织一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交流会,各教研室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体现改革成效材料。包括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
七、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一是要加强协同联动,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研室及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与上下左右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帮助教研室及课程组解决教学中的难题,确保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二要强化进行管理,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和激励机制,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动力保障。
2020年11月5日